年齡 1.3y
身長 78 公分 (50百分位.1.2時 77公分)
體重 9300 g (15-50百分位.1.2時 9200g)
頭圍 46 公分 (50-70百分位.1.2時 45.2公分)
今天護士提醒我們1.6y來打五合一不用費用囉~詳情連結疾管局
可是也聽到個有點五味雜成的消息,補小兒麻痺口服疫苗又不用吃了,不用吃固然高興,但我們1y時吃了一口了呢。護士說上疾管局可以看到資訊,這是不是跟把小孩交給學校卻不能完全依賴學校一樣的道理呢?這次碰到的衛教護士比較細心看到兒冊上面的MENO主動告知,否則我還傻傻的等...超不細心的我!!!
打針要隨時注意疾管局資訊呢~詳情連結疾管局
今天人超少,醫生每個人都問診的滿詳細的,所以等了滿久的
順口問了2個最近滿在意的問題
走路姿勢
外婆說她走路姿勢特別外八,這次想順道問下醫生見解。
結果醫生說她左腳是有特別外八,一歲半還是如此就掛復健科,離一歲半也才剩下2個月而已...稍微上BBH搜尋,外八的比較多,爸拔說可能是鞋子的關係,這倒是讓我又有敗家的理由了
(be*U 手工鞋)這雙鞋的確是比較重,當初用意是想讓她腳要注意抬起來走,剛走路時最好穿有包起來的鞋子,要材質硬一點會對她的腳及走路會比較好,當初也是擔心選擇是錯的,原本打算買貝親鞋跟這雙鞋替換穿,卻在爸拔知道我買了手工鞋之後就說不買貝親鞋了...小孩大的快咩
語言學習
這我常常被質疑,畢竟家裏只有我們母女倆,現在連醫生都說她比同年齡小孩語言發展的慢,建議可提供閃卡給她學習
(會叫媽媽,不會叫爸爸)
(會講ㄋㄟㄋㄟ,不愛講)
(學我講過打打跟大象,僅此一次)
現在腦子一堆漿糊,還湊不成作息表,頗亂。一直都想學別的媽媽每天陪讀1小時陪玩1小時,計畫趕不上變化,會走之前都很照流程,每天都有唸baby book 0歲書,但是正式會走路後,坐不住~現在偶爾唸(0歲書.繪本輪番上陣),常常唸到一半就被掙脫。
■什麼是閃卡?
6歲前適用 訓練右腦
閃卡教學法正確來說是右腦教學法。1950年代,美國的人類潛能開發研究所創辦人格連杜曼博士(Dr. Glenn Doman)研究發現,6歲前孩子的右腦,在沒有壓力下有驚人的吸收能力。而閃卡就是透過快速換卡,給孩子不斷地重複閱讀,高速吸收卡上知識。
3類閃卡 尺寸有標準
卡紙主要分3類﹕「字卡」——中文、英文、日本或其他語言文字;「點數卡」——以紅點代替阿拉伯數字;「百科知識卡」——生活相關的實物圖片等。杜曼為各類紙卡訂下劃一標準,如字卡的尺寸應約24吋×4吋 ,字體應為粗體、紅色及3吋高;點數卡和百科知識卡的尺寸應約為11吋×11吋等。(詳情可參格連杜曼著作《如何教寶寶閱讀》、《如何教寶寶數學》及《如 何教寶寶百科知識》。)
■如何使用閃卡? 快速換卡 重複閱讀
第1天﹕看一組(有相關的詞語)共5張的紙卡,每組看3次(每組必須5秒內完成)。
第2天﹕重複第一天看的一組5張紙卡,再加上新一組5張紙卡,總共看兩組共10張紙卡,每組看3次。
第3天﹕重複第一及二天看的兩組紙卡,再加上新的一組5張紙卡,即共看3組共15張紙卡,每組看3次。
第4天及以後﹕逐漸增加至5組共25張紙卡,當該組紙卡在孩子眼前閃過15次後,便應換上新的一組紙卡,餘此類推。
■學習期持續多久? 1歲學詞語 2歲半閱讀
杜曼研究指出,兒童腦部發展約於6歲漸趨成熟,他認為孩子年紀愈小,愈能吸收所見所聞,並建立巨大的文字資料庫,把生活經驗和腦中字庫聯繫,因而刺激孩子在幼年時對閱讀的興趣和對文字的理解能力。
杜曼把閃卡學習大致分為5個階段︰
第1階段:詞語(Single Words)
第2階段:聯語(Couplets)
第3階段:片語(Phrases)
第4階段:句子(Sentences)
第5階段:書本(Books)
如孩子於0至1歲開始第1階段學習,只要持續用閃卡,到2歲半時,便已漸漸進入第5階段。